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位于中国版图的雄鸡之“冠”,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地级行政区,也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华夏东极”。这里有着黑土地、绿生态、白冰雪、红基因的“魅力四色”,行政区内耕地超过3000万亩,粮食综合产能达到250亿斤,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核心区。近几年,作为农业大市,佳木斯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在此过程中,佳木斯税务部门聚焦创新主体多元涉税诉求,延伸服务链,筑牢安全网,支持企业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基于产业作分析,服务项目落地
富锦市位于佳木斯东部,地处松花江下游南岸、三江平原腹地,凭借得天独厚的积温、土壤、水源条件,连续8年粮食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连续两年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县”。其中,仅玉米产量2023年就达到28.47亿斤。
近年来,富锦市依托玉米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带动一批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的玉米生物医药加工企业集聚发展。
走进富锦市化工产业园区可以看到,用于玉米生物医药加工项目的建设用地已规划到位。项目单位负责人张晓宇介绍,年产50万吨海藻糖及50万吨复配糖产业园项目占地25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将于2024年年底投产,预期经济社会效益为年产值24亿元。项目二期和项目三期达产后年产值均为38亿元。
在该项目落地和建设的过程中,国家税务总局富锦市税务局多次主动联系当地自然资源、发改等部门,围绕海藻糖项目特点,开展产业分析,让精细税费服务提前“进场”。该局专门成立专家团队,对海藻糖产业链条中涉及的菌株选育、膜分离技术提取、食品行业应用、医药领域应用等多个环节开展分析,针对农副产品税收优惠政策、防范涉税风险等方面,梳理出28个税费疑难问题,并分级分类研究对策,为项目在后续投产、达效上提供更具指导性的纳税服务。
围绕农机作分析,服务领导决策
大农业发展离不开大农机。从“新中国第一台脱粒机、第一台轮式拖拉机”产地,到如今发展成为黑龙江省高端智能农机产业基地,佳木斯拥有东北三省最完善的农机产业体系。发展农机装备产业,是该市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关键支撑,更是其深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抓手。
七月盛夏,步入佳木斯郊区万庆稻田公园,来自东北地区产销量最大的拖拉机生产企业——佳木斯骥驰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骥驰公司)的智能农机,正在开展插秧作业。
“由于扩大耕作面积的空间有限,所以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在于提升单产。这就需要在耕、种、管、收各环节下功夫,核心的办法就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骥驰公司董事长马良骥介绍,他们公司拥有拖拉机、秸秆打包机、免耕播种机、大豆割台等农业装备产品及完整产业链体系,拥有行业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技术。
为做大做强农机产业,佳木斯成立高端智能农机产业联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建设,一批科技、农机重点项目也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佳木斯税务部门充分发挥以税咨政作用,打造“税眼佳话”经济分析品牌,建立内部“上下联动、横向联通、内部协同”工作机制及外部“联合组建工作团队、联合选定分析课题、联合推进分析工作、联合进行成果运用”的“四联合”工作机制,从“小切口”入手,组织开展“聚焦农机产业 促进高质量发展”专项调研,为佳木斯农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税务干部先后走访发改、财政、统计等职能部门和骥驰等多家龙头企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结合税收大数据,围绕佳木斯农机产业的主体构成、优势与短板、税源展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了一批分析产品。仅2023年,佳木斯税务部门就完成包括有关农机产业发展分析在内的各类税收经济分析报告59篇,近30篇分析报告获地方党政领导肯定性批示。
以税收经济分析报告《佳木斯农机产业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为例,佳木斯税务部门将税收数据与当地农机产业近年来的相关经济数据并轨分析,“把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对症“处方开药”,提出“政策扶持、加速转型升级,外招内育、完善产业链条,加大科研、提升科技含量”等对策建议,有力推动了当地政府积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
着眼未来作分析,服务集群发展
眼下,佳木斯农忙正当时。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内,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穿梭田间,正在进行精细化插秧作业。
据介绍,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通过应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无人驾驶,田间作业时可实现自动避障、掉头、转弯。同时,车体配备摄像头,将田间秧苗情况通过5G信号实时传输到智慧农业中心,做到精准插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插秧作业效率和质量。而这,只是佳木斯卫星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佳木斯位于祖国最东端,拥有发展卫星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2024年,佳木斯计划开工建设8个卫星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已吸引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航天星寰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落户。围绕卫星产业,佳木斯将打造四个中心。其中,卫星测控产业中心已经落成,卫星数据算力中心,卫星数据产品应用开发中心和卫星设备、组部件及相关产品制造中心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为支持培育佳木斯包括卫星产业在内的高端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增强税务服务的前瞻性,佳木斯市税务局在市县两级专门抽调具有农学、生物学和作物学等专业背景的业务骨干,组建“农业科技税务服务专家团队”,通过“部门协作、信息支撑、各税统管、跟踪巡查、全程服务”的管理服务机制,以前瞻性视角,聚焦高端科技产业发展特点,为相关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支撑。在这个过程中,该局创新开发“城镇土地使用税自动计算小程序”和“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智能计算小程序”,使申报时间分别缩短30%和90%以上,切实为该市卫星等高端科技产业纾困解难。
刊发于8月2日《中国税务报》A4版